專欄連載Column

2025-03-04

第123期 你在揮桿時身體是不是動得太多?

你在揮桿時身體是不是動得太多了呢?這是個有趣而麻煩的問題。首先要有效率的揮桿通常會有充分的扭轉、確實的加速以及完整的釋放與收桿,這些都是需要大幅度動作才能完成。但是,很多擊球失誤產生的原因,也是因為動作太大,用力太多,身體不夠穩定所造成。

大多數揮桿動作不太理想的球友,請教練進行揮桿診斷時,通常會發現有揮桿時雙手動作用得太多,而身體動作用得太少的傾向。這種用手打球的發力方式,導致的結果往往會是上半身抬起、身體側移、重心不穩甚至收桿時無法站在原地等狀況,身體在揮桿過程中出現了大幅度的移動。

身體移動太多的原因,在於發力的部位偏向於雙手,因此身體受到出力的雙手或球桿慣性的拉扯時,會形成在上桿與下桿的過程中,身體的中心無法留在原地的狀況,當然擊球就會變得不夠穩定。這也是本期封面教學中,特別提出的質疑:你在揮桿時身體是否移動太多。

要如何才能在揮桿過程中, 減少身體軸心的偏移呢? 答案其實相當矛盾,那就是為了避免身體移動太多,揮桿時要多用身體來動才行。

這也是高爾夫的有趣之處:越想要的反而越做不到。當腦海中越想要維持身體穩定時,身體就越不敢動,變成揮桿時更加依賴雙手。如此一來身體反而更會因為揮桿慣性與球桿重量的牽引,在揮桿過程中不斷出現偏移,導致無法達到身體好好地維持不要移動的目標。

想要避免身體在揮桿中出現太多偏移,必須反過來做,那就是多用身體來帶動。當旋轉發力點在身體與軀幹時,即使是有意識地在轉動,反而能讓軸心保持在原地,甚至上半身也比較容易維持在原有的前傾角度,進而達到身體不會﹁亂動﹂的效果。

同樣地,希望雙手能揮得更快,雖然也可以透過像是手腕或前臂的小肌肉出力來達成,但對於大多數球友來說,如果雙手能夠做到不去「揮快點」,而是用轉動身體來代勞,通常比較容易達成提升揮桿速度的效果。換句話說:為了要讓手揮得更快,就需要學會如何不用手去揮才行,這也是揮桿教學中非常有趣的現象。

高爾夫就是這麼奇妙的運動,每位球友都要面對不同的課題,每次揮桿時的想法都會改變結局,也讓這項運動充滿不可預測的美妙樂趣。